close

 

博士「拯救PMP的價值」的讀後感言及我的經驗見證(上)

作者:張駿瑩,PMI台灣分會理事及美國思科公司資深專案經理

 

    PMI-TW台灣分會現任理事長熊培霖博士,在台灣分會的會員電子報上,分上、中、下三期連續刊載「我下一個十年的志業拯救PMP的價值」一文。全文語重心長、苦口婆心,情深意切下提出的剖析及提議,可謂理性與感性兼具。我在閱讀他的文章時,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一個勇者與鬥士的形象,他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奮勇前行,雖處逆流卻依然鬥志昂揚,胸懷使命感。這種精神與熱情值得肯定,所以,特別提筆為文,向熊博士及許許多多支持並參與提升台灣專案管理產業及PMP價值的人致敬。

   

博士的文章鞭辟入裡的剖析了台灣環境中數個造成PMP價值或「含金量」稀釋的主因,也提出了幾套撥亂反正的具體做法。 熊 博士的眼光及格局放在如何透過產業自律及提升PMP講師素質等方面來努力,我這篇讀後感言則希望透過「小我」的經驗分享,來呼 應熊 博士的投入,並希望鼓勵每一個台灣的PMP,都能從「個人」層次做起,一起為台灣的專案管理產業及PMP價值的永續發展盡一分心力。

 

    先簡述一下個人背景,再從三方面來建議如何從「個人」的角度來盡一己之力,幫助自己及其他同業,共同來提升PMP的價值,其中許多做法,將以我目前任職的美國思科公司的經驗來舉例說明。

   

    過去二十年,我的第一個十年,從一個大學畢業初出茅廬的社會新鮮人,成長為一名資深的電視新聞記者、主播、製作人及國際新聞組組長,並在後期赴美留學攻讀人生的第一個碩士翻譯及口譯碩士。目的是希望透過良好的英語條件,幫助自己走向國際化並拓展新聞工作以外的其他機會。第二個十年,我為自己生涯轉型做準備,再次赴美留學,取得第二個碩士國際企管碩士,也因此轉入資訊科技產業開展新的職場生涯。期間參與過許多專案工作,但是真正有機會參與國際性、大範疇、大規模,挑戰及複雜性都相當高的策略性專案,卻是20022006年期間任職於台灣宏碁公司電子化服務事業群時才開始。過程中體認到一套系統性專案管理的知識體系及方法論,對於如何強化組織及個人專案管理的品質及執行力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又努力考取了PMP證照,當時家人及朋友還開玩笑說我已經擁有雙碩士學位,還這麼愛唸書。不過,他們也都知道,我一直期許自己做一名具有國際視野及全球競爭力的「國際專業人士」。這項心願除了與自己過去二十年來,往返於台北、香港、美國等地工作、唸書及無數次海外出差的歷練有關。更重要的是,見聞與歷練讓自己警覺到全球化時代來臨,個人的競爭力已經不再僅限於自己生長的國家或城市,面對全球人才移動力的提升及加速,我們自己若是不做好準備,就算機會來時也會與你擦肩而過。當年的一個念頭,如今竟然在專案管理這個專業上獲得印證。

 

    自己是在一連串的機緣巧合下進入專案管理的領域,後來承蒙熊博士的愛護及肯定,參與了PMP講師的徵選並開始將宏碁工作的實務與理論結合,做教學相長的交流。後來還獲選擔任PMI-TW台灣分會理事,有機會近距離的觀察PMI總會這個國際組織的理念與全球運作,更藉由參與多項國際領袖大會或全球會員大會的機會,結識來自全球的PMP及分會工作人員。從2007年起,我因為家庭需要離開台北移居美國加州矽谷後,開始在美國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 Inc.)聖荷西北美總部工作,擔任資深專案經理一職,負責全球商業流程改善及資訊系統建置的策略性專案。期間因工作接觸及個人興趣之故,又通過了美國品質管理學會-ASQ(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認證的Six Sigma Black Belt (六個標準差黑帶認證)資格。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lobal Traveler 的頭像
    Global Traveler

    旅行者的世界版圖

    Global Trave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