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12
從1950年代開始到上一世紀未的專案管理是以發展方法論為主導,所以在那個時期,參與專案的人員當然要先學那些基本方法論;至於是否能有效運用這些方法論到實際專案上也只有「自求多福」了!而從21世紀開始到現在以至於未來的專案管理則是以能務實的應用為主導,即方法論要加上有效的執行管理,計畫才不會與現實脫節。方法論是靜態的知識與技術,只是「知其然(Know What)與亦知其所以然(Know Why)」的一種空泛學問,而務實的應用與有效的執行則是把那些靜態的「知其然(Know What)亦知其所以然(Know Why)」轉換成「知道如何做(Know How)」的動態學問;方法論是死的,而執行是活的且每天都在變化。
過去十年來,個人與一群當年有理想具使命感的志同道合者曾透過了兩個學會的發展將PMP的訓練與認證在台灣成功的推動,使產官學界更加接受這種PMI式的專案管理方法論(雖然近年來PMP在台灣的快速成長我們已不敢居功,而是許多REP們共同努力的結果)。然這些年卻也引發出業界對PMP真正的價值與此種方法論的「實用性」的質疑與其對不同產業與專案性質之「適用性」的批評。事實上,PMI也從未說過PMBOK Guide知識體中的方法論是對所有專案與不同產業都能「一體適用」或「照單全收」,而卻強調它們都必須被所採用的組織就實際需要進行「裁適(Tailoring)」後才可以正確地應用。我常說:「專案管理知識體所蘊含的『思維邏輯(如四大基準)』與流程的重要觀念確實是『放諸四海皆準』,重點是如何能『用得巧』、『做得當』」就完全靠「真正而深入的領悟」與「實踐的功力」了!
我之前曾為文對PMP在台灣的訓練已全面「補習班化」感到憂心忡忡,其現象就是滿街的「只求通過考試而完全不知如何『實戰』的PMP」。近半年來,此種PMP訓練遭人詬病的問題明顯地反應在我們公司所接到顧問案與企業內訓案的需求激增上。我特別藉此文來羅列幾個我們所接觸到的實證:
1. 許多洽詢我們內訓案的企業都直接表明不要PMP課程而是要求「能實作」的專案管理課程。其中,有幾家公司人資或負責教育訓練的主管明白的表示他們對許多PMP的實戰能力感到懷疑甚至於失望。有一家上市公司總經理還告訴我說:「我們公司不要那些只有滿腦子『空洞理論』卻完全不會『動手做』的PMP」。當然,是有些公司剛開始只是探詢PMP的課程,當我們的業務人員說明PMP教學是重證照考試,而我們的「專案管理實務課程」卻不只是教學員知識還可運用公司實際案例告訴他們「如何做」時,絕大多數的企業會選擇後者。還有公司會把他們的PMP送到我們這兒要求再上我們的實務或進階的課程。
2. 去年底我們分別接到兩家分屬不同產業公司的委託提供「專案管理實務課程」。這兩家公司都是曾請某一向以「PMP通過率高」為號召的公司提供實務課程卻無法得到滿意而轉向委託我們。其中,據某一家訓練主管說當他請之前那家培訓公司的「名師」舉例說明如何撰寫專案計畫書時,該師則「臉不紅氣不喘地」拿出一本中文PMBOK Guide把它「照本宣科」一遍,當問他曾領導過甚麼專案與曾實際發展過甚麼專案計畫書時,該師只有支吾其詞以對。而當問到我們的顧問時,除能「如數家珍」般地說明過去領導專案的經驗,更能具體說明重要過程所應採用的方法。如此「優劣立見」,所以當然我們毫無疑問地得到客戶的青睞。
3. 某家企業「為投標資格要求」而培養出數十位的PMP卻在實際執行客戶所委託的專案時,這些PMP們非但不知如何發展「需求文件」,更遇到從規劃到執行的實際管理技術上的瓶頸。當他們求助於我們的時候,我僅就簡單幾個觀念測試一下他們對專案管理實務運用上的瞭解,才驚訝地發現其中有一位自豪是在45天內就考上PMP的PM卻連「『目標(Objective)』、『目的(Goal)』與『範疇( Scope)』間的差異」都會混淆不清。其實這家公司的高層是決心要在公司內部建立專案管理制度,只是當我們與他們討論需求時,他們高層才發覺對PMP們有過度的期望,並進而認定一位具有Know-how實力的顧問可以抵數十個PMP的價值。
4. 去年Q4我們為一家跨國高科技製造公司提供專案管理顧問諮詢,並根據我們對該公司所做的「Gap Analysis」來為其設計客製化課程,且該公司還召集其全球20餘位8種不同國籍資深PM集中在大陸某地接受我們顧問一週以英文所講授的專案實務課程。由於效果得到該公司高層的肯定,今年除再請我們為該公司對其所有專案團隊作全面培訓外,還請我們協助其PMO專案辦公室的建立與PMIS系統的導入。
5. 我們曾為某家資訊公司於過去2~3年來在其大陸與台灣五個不同城市超過200個專案人員講授PMP加實務課程。但今年初,他們已不要我們再做PMP的培訓了,而是請我們用由顧問團隊已成功發展出來的一種「PM職能(包含軟與硬技能)鑑定」的軟體工具直接為其所有現任與儲備專案經理進行職能檢定(Competency Assessment),以淘汰不適任者或協助改善(透過諮詢、輔導與訓練)尚值得培養的專案人員。該公司主管說:「有沒有PMP或是否上過PMP的課程已不是我們要求專案經理的唯一條件,我們現在是要檢測他們實際專案管理的能力了!過去公司該花錢培訓的我們都已培訓了,現在要找具PMP証照的人,只要公開召募就有一大堆人報名,而只有具實務經驗與實踐能力的PMP們才可能被錄取。」看樣子,今年我們顧問群要投入相當大的資源與時間為那家公司提供相當密集的顧問服務(包含鑑測應徵的人員)。
從以上的報告,諸位可能已猜想到,我們今年開年後會比以往更忙碌。尤其,春節後上班的第一週我們就要遞交出好幾件顧問案的Proposal與已確定顧問案的專案計畫書。每年春節期間,我通常都不在台灣過年(不是返美探望家母兄姐與兒女,就是出國旅遊),可能是過去這一年半载國內外「大江南北」走動的太頻繁而感覺累了需要休息。所以,我今年春節除到我在三芝的「靜思居」沉澱修養一下自己,並放鬆心情就近賞賞櫻花、另到我兼教中央大學旁的「南方莊園」休憩兩天外,其餘時間我多會待在台北的家中撰寫那些提案書(還好,今年春節期間我們總顧問周博士也留在台灣,他直接負責一半以上的工作)。雖然我們倆位都要投入相當多的時間與精力在滿足接踵而來客戶的顧問需求上,但我們內心都感到高興,因為這樣才是真正我們所應發揮的價值(並可區別我們與一般講師的不同)。其實,周博與我近一年來,基本上已不講授PMP課程了(而讓我們所培養出相當優秀的講師群去授課),而我們兩位則一方面置重點在專案管理高階與進階的課程的發展與教學上,另一方面就全力推動顧問業務與能量的建立。目前,我們不只是看到這種需求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我們更可對我們過去辛苦耕耘感到欣慰(當任何人只要有PMP證照就被認為可以教PMP課程,而使PMP講師價值也跟著越來越低時,只有我們這些有30年以上經驗與專業的顧問能『越陳越香』地展現實力。況許多職場就業專家都說「擔任『專業顧問』是中高齡高學經歷人士的最佳職業」)。
在此,我還是要勉勵所有把專案管理當作是現在或未來職涯的一部份(甚至於一生)的朋友們要不斷地學習、歷練與充實自己專案管理的「實踐力」,況不要再遲疑,要就從今年2010 年開始。當在職場上或在您公司內大家都是PMP時,唯有具「實踐力」的PM才能真正勝出。
敬祝 大家
春節快樂 幸福平安
Barry 敬上
- May 31 Mon 2010 15:21
2010年是專案管理實踐力發展的啟動年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