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人生》系列三十七之五
再談“如何用自己的「大數據」來管理人生?”
(以我的2019年為例)-生活篇(居家四藝)
2020/10/2
千萬不要以為我們是「不安於室」、寧可在外流浪(旅遊、到處趴趴走、朋友家串門子)而不願過一般居家生活的人。其實我們既戀家,又願意花很多時間把家裡整理得清爽乾淨,庭院種花及蔬果以增加生活情趣。如前篇圖7(2019年生活的內涵及比重)所顯示:「居家生活」佔「生活」部分的3分之1強(前兩篇已經談過「(旅遊)+旅遊計劃」及「朋友聚會」共佔了「生活」約3分之2),而這篇則是要談我們把「廚藝」、「園藝」、「文藝」及「工藝」這四種不同有趣的組合融入在我們的「居家生活」中,使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不會那麼索然無味(或說就是給自己找樂子的一些方式)。
2019的8、9月間,我在FB上連發佈了12篇以「我的暑假作業」為主題的Po文,其中就包括與家庭娛樂、庭園整理/水果豐收、精進廚藝⋯等若干與「趣味生活」有關的內容。其中,「園藝(Landscaping)」在定居北加州持續耕耘了5年後,這兩年真的是開花結果、豐收連連。。這確實也要付出相當多的心血;相對而言,慚愧的說我老婆大人Carol付出要比我多太多了。因我曾在2015(居家篇)
及2016年(養生與居家篇)分享過如何學習做園藝及當「園丁」的經驗,在此就不贅述,僅以「照片集錦」方式簡要地回顧一下2019年「拈花惹草」的心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廚藝」,我透過了YouTube以及Carol的指導(在我原本已很拿手的滷菜及燉雞湯的Sense下)學會了包括客家小炒、麻婆豆腐、番茄炒蛋、肉末蒸蛋、螞蟻上樹、雪菜肉絲豆乾、煎魚、蘿蔔百葉紅燒肉、酸菜肚片湯…等至少九道家常菜,不只感覺小有成就感,還因此逐漸成為我生活樂趣的一部份。以下我就把FB上面所Po的照片做一剪輯以紀錄那段學習烹飪的經歷。
藉此,順便補充一下:自古以來那一句「君子遠庖廚」不知給了多少大男人不進廚房甚至不做家事的藉口;也讓古今中外多少英雄好漢失去了「精進廚藝」的樂趣!
再談「文藝」,育樂/休閒/藝文活動從未在我們生活中缺席過。先以電影而言,由於每次長途旅行(以台北舊金山為例),一趟飛機上我至少可以看到4-5部電影,來回就10部,一年就2-30部電影。只是多半是在「半夢半醒」間觀賞,看完電影後就忘了;既記不起劇情內容、連片名也常搞混。基本上,這些年已很少進電影院看電影了(上部電影是2年多前兒子帶我們到AMC看的”Crazy Rich Asian”)。因為在有了智能電視加上串流媒體興起後,幾乎是沒有什麼想看的內容看不到(對我而言只要有YouTube,經過搜尋幾乎是可以上窮碧落下黃泉無所不包)。因為部分的院線電影及串流媒體獨立製作的電影及影集都可以透過Netflix、Amazon prime 、Disney、Apple TV…的頻道收視得到(仍有一些是要付費);所以宅在家也大都可以看到喜歡的片子。以下就是我們在2019年所看過的若干好的且也值得推薦的影集、電影、紀錄片…等。另有關每天所收視的新聞性節目及談話性節目與順手捻來所閱讀的書報雜誌及網路訊息,就如日常作息一般就沒有什麼好記述的了。
至於音樂、藝術、文化表演這方面,我們則選擇親自到劇院或展館參加;年輕時在台灣雲門舞集及芭蕾舞是我們夫妻兩的共同的回憶,(4月份趁我們在台灣時,還特別到淡水去探訪台灣舞蹈靈魂的「雲門之家」)。
到了美國定居及在世界各地旅遊過程中,歌劇(Opera)、音樂劇(Musical)【在世界10城市最少已看過30餘齣經典劇】、交響樂團…等各種 「表演藝術(Performing Arts)」都是我們的最愛【在我FB上都曾分享過】。全球各知名博物館、藝術館、畫廊(就算我們不是鑒賞行家,只能算是「附庸風雅」罷了,也抵擋不住我們對她們的喜愛)也幾乎都留下我們在旅行中的足跡。
2019年我們在舊金山看了兩場歌舞劇/音樂劇 "A Christmas Carol" 及"RENT"及與 Bruce & Leta賢伉儷共同欣賞ㄧ齣歌劇 "Romeo & Juliet";2020年初女兒帶我們去看了從紐約百老匯移師到Sacramento的 “Dear Even Hansen” 。以上這些「藝文活動」確實是豐富了我們生活的元素,也增加自己在文藝欣賞上的品味及涵養。
最後,再談所謂的「工藝」。在美國的居家生活中,由於修繕的人工成本高且找人處理不像在台灣那麼方便,所以凡事多得靠DIY是無法避免的,我偏偏又不善此道(且要備齊相關重要的工具亦非易事)。之前在2014年搬入新屋期間我人生最大的一次「DIY工程」就是製作新居共26個大大小小的窗簾(從量測、選材、到Home Depot採購/裁製及調整裝置…)【如2015年的「居家生活」、2016年的「養生與居家」】及在參與老婆Carol的園藝設計(從YouTube 上學習)、找人施工、種樹;並在我老哥設計及主持下完成後院庭園的自動灑水系統的佈建與施工…從新房交屋到2019年也將近五年了(早就過了保固期)難免會發生一些房屋需要修繕的地方。這一點我真的很幸運有位天生就是Handy man 的老哥William,有任何疑難雜症,如草皮自動噴水系統壞了、更換台灣帶來的免治馬桶(水管是公制及英制不同在銜接上的問題)都是由他這位專家親自幫我解決的(我只能傻傻地在旁學習及擔他的幫手)。把以上我所說做的這些定義為「工藝」,實在有自己往「臉上貼金」之嫌,確實還是滿心虛的。不過,活說回來,這可是我以前在台灣不可能做到的事,總要給自己一點鼓勵,讓未來仍有進步的空間吧。
由於以上所述過程中未留下相關的照片記錄,我就拿2018年協助我哥手工打造他露營車/旅行拖車 (Trailer)的照片,更能展現我所謂「工藝」所代表的具體意義,且這是非常值得分享的一項高度DIY(該車從設計、製作、安裝、完工到DMV檢驗通過及領到牌照)的案例。其中除車子底盤及冰箱、電視、音響、沐浴設施及廚具是採購或定製來的外,所有車身、內外結構體、內部所有裝潢及安裝所有設施裝置完全是DIY【該車已於九個月前完工;期待疫情結束,由我哥那輛10座小巴拖著這Trailer帶我們遊遍美國】。
總之,這「四藝」現已成為我居家生活組成的重要部份;它們既讓我成長,也使我們夫妻學習與彼此及與自己更佳相處的方式,這些也同時為簡單的生活帶來不少的樂趣!
〈待 續〉
《專案人生》系列三十七之一 再談“如何用自己的「大數據」來管理人生?” (以我的2019年為例)
《專案人生》系列三十七之二 再談“如何用自己的「大數據」來管理人生?” 以我的2019年為例-生涯篇
再談“如何用自己的「大數據」來管理人生?” (以我的2019年為例)-生活篇(旅遊)
再談“如何用自己的「大數據」來管理人生?” (以我的2019年為例)-生活篇(朋友)